我校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重聚母校
(张宇锋)6月的延边大学,垂柳轻摇,花开烂漫。在这夏意浓浓的时节里,我校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,怀着对母校热切的思念、赤诚的爱,从五湖四海回到了母校——延边大学。
14日,阔别多年的中文系1976届27名毕业生在母校的怀抱中重聚一堂。他们均已年过花甲,其中最小年龄63岁,最长年龄已经69岁。虽然鬓发皆白,但他们的的神情却满含着兴奋和喜悦的色彩。
在中文系主任王启东、党支部书记聂鸿英的陪同下,毕业生们瞻仰了我校第一任副校长林民镐的铜像,随后在中文系会议室举行了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座谈会。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班主任章新民老师、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克平、现任党委书记于沐阳、校友总会办公室副主任崔华及中文系部分教师出席座谈会。座谈会由中文系主任王启东和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代表金德善主持。
座谈会上,崔华首先致欢迎辞,向回到母校的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福;接着是于沐阳书记致辞,对延边大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发展历史、现状等进行了介绍。
中文系主任王启东作了题为《发展中的中文系》的报告,报告中,他首先对中文系的历史沿革、发展现状、层次结构、优势特色和未来设想进行了介绍,并向1976届毕业生老前辈们详细讲解了中文系现任教师队伍情况。随后,他对中文系的往昔进行了回顾,通过一组组老照片,将中文系的昨天和今日联系在一起,阐述了中文系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薪火相传的精神和拼搏进取、继往开来的愿望。
校友总会办公室副主任崔华为1976届中文系毕业生们佩戴了延边大学的校徽,并赠送了延边大学宣传册。
座谈会上,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他们回首往事、共话师生情,追忆在延边大学度过的青春岁月,感慨延边大学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,为学校、学院和专业的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欣喜。
随后,毕业生们参观了校园,在郑判龙文学碑前进行了深沉严肃的默哀,并向那些曾在这座校园、这片土地上共同成长却已经离世的同窗好友们进行了沉痛的哀悼。
“一朝延大情,终生缅于怀。”在这微风吹动细柳,毕业伤感弥漫的延大校园,这份跨越数十年颠扑不灭的情感也许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,更是为即将毕业或已经离去的延大学子们做出的一个闪光的榜样,更是对所有延大人一句诚恳、真挚的嘱托。



